失眠的第二周夜裡我索性不閉眼睛了,側躺的時候任嘴巴張著,覺得自己是床的傷口。這樣的夜裡終於又找她說話,但沒有告訴她距離我們最後一次交談已經過了兩千六百一十四天。精確地說,我在我們道別後的第六萬兩千七百三十八個小時留了訊息給她,暴龍一樣的開頭:最近好嗎?
她知道如何應付我們這些早該絕種的男人。例如九千八百五十七分鐘之後她告訴我她半年前搬到西班牙住了,散步,做菜,跑步,練氣功。我問,那妳在網路上有分享生活的地方嗎?我想看見。她已讀了整整一天,然後來一句「我已經跟你分享啦」,打開對話框的感覺像小時候禁足取消之後踏出大門的瞬間。
我說,過幾天要去看的Joan Cornellà也是西班牙來的。但我不確定現場看會多些什麼,畢竟每一篇作品已經在網站上看過無數次,Cornellà太愛PO舊作了,像個每個紀念日都帶老婆去同一家西餐廳慶祝的丈夫。她說西班牙不下雨的,但冷,剝皮一樣的冷,天氣預報說隔天只有七度。畫展文案說Joan Cornellà展覽第一周會不定期突擊會場,於是,看展的那一天我的眼睛不停搜尋身邊有沒有哪個穿著短袖的男人。
「展上,我還是看到了現場才看得到的東西。其他作品裡的黑色是滿的,但某些眼睛的黑色,看得到旋轉的筆觸所形成的空洞。想到年中去看草間彌生,文宣和集子裡都看不到畫評所謂偏執,站在畫前面的時候才看到每一個圓圈裡顏料旋轉的扭曲痕跡,然後才浮現一個人一整天趴在畫布上連續畫八百個圓圈的畫面,恍然於那偏執的傳達不是在畫面上而是畫布上。」
把上面那段話附上一張Joan Cornellà畫裡的雞傳給了她。然後忽然意識到,這說的就是我們:在訊息裡,我們已經看不到對方每一個圈圈裡筆觸旋轉的痕跡了。我知道她是紫色的,但不知道她的紫色是怎麼紫的。
同一天晚上到牯嶺街一家酒館點德式香腸拼盤。本來和熊約好,要在第二瓶烏梅味道的啤酒結束之前討論我們要在對談的時候講什麼,結果聊著聊著他就到館子外面吹風去了。
也沒關係,回家的路上我心想。熊不是她,熊也不是Joan Cornellà,我們仍能常常見到,我想對他說的話,沒有氣溫19度到7度那樣的溫差。
台北國際藝術村《真空獨白》
展前講座「文學、藝術表演與網路結合的想像」
真空獨白 Monologue in Outer's Space
講師|熊一蘋.蕭詒徽
時間|2016 / 12 / 17 / Sat. 1430 - 163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邊境52.54號二樓
報名|goo.gl/forms/tt5WmvsrpHPv0zru2
講座流程 2016 / 12 / 17 / Sat.
1430 - |熊⼀蘋「#雲端發行:虛擬空間與現實生活空間的連結」
1500 - |蕭詒徽「免付費罐頭文學計畫:文字的角色扮演」
1545 - |對談《真空獨白》的網路空間與「第二者」論述
1615 - |QA
1625 - |結語:文學、藝術表演與網路之可能